目前國內的餐飲市場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。在過去的幾年中,高端餐飲依舊疲軟,大眾化需求反而日趨旺盛。
1.高端餐飲轉型不易
“八項規定”出臺后,公務接待、公款消費直線下降。高端餐飲雖然積極轉型,但是受大環境影響,再加上擺脫中高端餐飲結構框架、與市場形成契合點并非一日之功,而房租、人工等成本又持續走高,這些都使得其大眾化轉型之路困難重重。部分高端餐飲在轉型之后降低了人均消費水平,上座率有所回升,但是企業利潤卻明顯下滑。
根據財務報告,全聚德三季度營收5.23億元,同比下跌4.88%,凈利潤5649萬元,同比僅增長1.68%。西安飲食雖然三季度營收實現了1%的同比增長,但凈利潤同比下跌42.15%。
2.大眾化餐飲繼續高歌猛進
大眾化餐飲由于剛性需求而增長比較穩定,更因其經濟實惠、方便快捷的特點越來越得到市場的認可和歡迎,成為推動整個行業企穩回暖的中流砥柱。據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抽樣數據統計顯示,上半年上海市點心小吃和團餐營收分別大幅上升12.66%、21.08%。
3.國際資本看好餐飲
在限制三公消費后,餐飲市場被擠掉了泡沫,開始回歸理性,餐飲行業逐漸獲得投資者的認可與青睞。不僅聯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資基金,歐洲私募基金CVC、路易威登集團旗下的私募股權基金等國際資本也都看好餐飲市場,紛紛選擇國內企業餐飲企業進行收購。
形式如此,老陳家餐飲在這個契機,打造大眾化餐飲企業,以獨有的先直營后加盟的企業戰略,在亂象層出不盡的餐飲加盟市場開辟出一片新天地。